医药网7月28日讯 近日,据业内人士消息,日前,各省医保局价采处负责人在上海开会,会议内容主要是讨论第三批带量采购的规则,目前确定的内容有线下8月18日开标,月末发布实施方案和细则。
在针对中标规则的讨论部分,1.8倍熔断机制和降价50%的规定,与第二批带量采购规则相比没有变化。目前,第三批国采品种带量采购的量和最高有效申报价已经出来了。
就上述消息,赛柏蓝特约撰稿作者码万祺对赛柏蓝分析指出,“1.8倍熔断机制和降价50%”分别限定价格区间、降价幅度,和第二批保持一致从原则上看也是合理的——首先,第三批是品种扩围,个数仍有限(86个品规),且入围标准条件保持一致;从时间上看,第三批是紧挨着第二批在做,品种的供给和竞争格局差异不大,中选原则相近也合理。进一步说,如果接下来第四批、第五批还是这样的节奏,也不令人意外。
上述专业人士进一步表示,首先,从规则的稳定性上来看,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改革的成熟定型,至少在第三批决策上对第二批中标和落选的格局、效果是比较认可的;其次,假如成真,药企在战术准备上受到的影响最小(这和新考题中有历届真题是一个道理),他进一步指出,从战略上,其实药企早就应该放弃幻想,因为全面推进集中采购是定势;第三,应该回过头来看前三批带量采购(规则、效果)的异同:第一批是试点,是局部竞争,规则和第二批差异多一些正常;但第二批除了包围圈大小的不同,还有哪些目前看来深远的变化,值得特别关注。
回顾一下可以看到,第三批国采的大致进展如下——5天前的7月21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正式发布《关于开展部分药品相关基础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开始部分药品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在此之前,湖南等各省已经各自启动报量工作;截至目前,最高有效申报价已经讨论出来了,中选的规则也在讨论中。也就是说最快几天之后,第三轮国采的文件就将正式发布。
据赛柏蓝查询去年12月29日全国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第二批国采拟中选企业确定准则如下,入围企业价格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获得拟中选资格:
仿制药企、原研药企,如何应对
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进展到第三批,常态化机制已经显现。另外,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将未过一致性评价药品以及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已经在全国形成不可逆转的态势。
7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就明确指出,有序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制定改革完善药品采购机制的政策文件。
医药咨询公司北京法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医药市场研究协会发布的《VBP对中国医药市场格局的影响》一文分析指出,带量采购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仿制药对于原研药的替代,并降低仿制药的虚高价格。可以说,在国家集采的游戏中,主要的玩家就是原研药企和国内头部的仿制药企业。
米内网数据显示,86个品规在2019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合计销售额超过560亿元,共涉及300家药企。
国内头部药企仍然是核心参与者——米内网一致性评价数据库显示,第三轮集采品种中,中国生物制药以9个过评品种领跑;齐鲁制药、豪森药业、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4家企业涉及的品种数量达6个;上药集团、扬子江药业集团分别有8个、7个过评品种涉及;复星医药、科伦药业各有4个过评品种涉及。
原研药企业需积极应战——第三轮国采,辉瑞和默沙东均有5个品种被纳入,阿斯利康、诺华均有4个品种被纳入,施贵宝有3个品种被纳入。
国家集采已经开展到第三轮,有业内人士向赛柏蓝分析指出,随着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进入常态化阶段,外资药企的参与意愿会进一步加强。
预计,有下面几种情况的品种,外资药企的竞标意愿将较大——公司已经不投资源的产品(预计成本控制的较好)、后续有推出同产品线新品的需要(需要保持原有品种的市场份额为新产品进入市场打好基础)、产品在公司中处于重要位置(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给公司提供了不小营业额,企业无法承受大量失去市场的风险)、竞争情况较好的产品(符合竞标资格的药企不多,预计报价形式乐观,原研药企也或有较大的参与意愿)。
总的来看,对于国内药企来说,由于国家集采品种一般是原研药企占据主要的市场优势,出于占据甚至抢夺市场的考虑,国内药企之间的报价厮杀更为激烈。
具体来看,国内药企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态度也分为几种情况——华海药业、科伦药业、乐普药业,属于一直积极参与的药企,比如华海药业在首轮集采中中标7个品种;扬子江、石药属于选择性参与的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是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精准的分析市场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比如石药集团的氯吡格雷降价19%中标,此前并无市场份额,销量为产品的纯增量;正大天晴、信立泰、京新、北京嘉林、齐鲁制药等属于竞标表现有所反复,存在不确定的企业,比如齐鲁制药在首轮集采和第二轮集采中的表现就存在相当的反差。
集采常态化,药企转型在即
截至目前,国家组织药品集采的系列效应已经持续显现。
就带量采购产生的效应,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研究院政策研究所发布的医药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系列报告之一《2019医药政策发展状况报告》分析指出——随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数量越来越多,药品集中采购将进入常态化操作,各省市药品耗材的带量采购也将按照政策要求陆续开展,降价成为趋势,加速行业的快速洗牌,企业经营生态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是产品结构发生改变;二是市场格局发生改变;三是竞争机制发生改变;四是营销规则发生改变。仿制药生产企业集中度逐渐提高,进口产品替代也将加速,流通、医药零售等行业也会因为政策的传导而面临新的挑战。